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金晶团队在《临床肿瘤学杂志》发表了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前短程放疗序贯新辅助化疗的Ⅲ期临床研究(STELLAR)的研究论文,短程放疗(5 Gy 分五次)随后进行手术可用作局部晚期直肠癌的 CRT 的替代方案,为直肠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前短程放疗序贯新辅助化疗的Ⅲ期临床研究(STELLAR)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联合全国16家单位一起完成,其中,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金晶教授、李晔雄教授牵头,唐源教授为共同第一作者,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高远红教授等为共同通讯作者。
研究自2015年启动,历时7年,全国16家大型肿瘤中心加盟,入组599例直肠癌患者,最终证实了短程放疗(5天放疗模式)联合化疗不劣于同步放化疗,可以作为长程(25天放疗模式)术前同步放化疗的替代治疗模式,极大节约了治疗成本,缩短了治疗时间,减少了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其次,通过影像科、腔镜科、放疗科、肿瘤外科、肿瘤内科等多个学科的专家共同努力,可以降低局部复发率,为更多患者提供保留肛门功能的可能性。
据研究团队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国每百万人口放疗设备(加速器+钴60)仅1.5台,而有放疗需求的直肠癌患者逐年升高。此项研究成果证实了短程放疗续贯化疗模式的价值,将放疗次数由25次降到5次,大大节约放疗资源使用。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也大大降低每例患者的肿瘤治疗费用与时间,减轻患者医疗负担与治疗相关的生活与交通负担。
另一方面,STELLAR研究的进行促进了多学科的合作。比如,每例患者都需要经历核磁检查和肠镜的精准分期以及治疗后疗效评估、放化疗毒副反应和耐受性评估、手术可切除性和肛门功能保留概率评估等,多学科则有效合作才保证了每例患者的顺利治疗。
研究团队介绍,2019年,作为放疗科“三名工程”团队核心成员的金晶教授受组织委派,成为常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院长助理、放射治疗科主任。作为国内放疗领域的佼佼者,金晶牵头开展全国多中心期临床研究3项以及多项II期前瞻性研究。其中直肠癌术后同步放化疗方案的前瞻性、随机对照Ⅲ期研究,确定了单药氟尿嘧啶类药物同步放化疗与双药同步放化疗疗效类似,为直肠癌术后同步放化疗提供了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初步结果被美国NCCN指南引用,JAMA Network Open接收并正式发表。此外,局部晚期胃癌D2手术后放化疗的随机对照研究成为中国自主研发的数据。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轩慧
通讯员:金时、徐文娟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童丹
文章来源:《临床肿瘤学杂志》 网址: http://www.lczlxzz.cn/zonghexinwen/2022/0325/494.html
临床肿瘤学杂志投稿 | 临床肿瘤学杂志编辑部| 临床肿瘤学杂志版面费 | 临床肿瘤学杂志论文发表 | 临床肿瘤学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临床肿瘤学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