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3月26日电(孟竹)3月25日,2021中关村论坛暨北京国际学术交流季系列活动——2021“细胞科学北京学术年会”开幕。近年来,癌症和肿瘤学研究的发展日新月异。免疫学、分子进化、计算生物学、人工智能等多学科知识积累已融入癌症研究,并最大程度地应用于肿瘤的临床诊治中。个性化治疗提高临床效果已成为精准肿瘤学的精髓。
为了更好地应对癌症的健康问题,规划未来蓝图,本次会议以“精准肿瘤学:进展、挑战与承诺”为主题,诚邀来自精准肿瘤学研究领域的来自7个国家的18位顶尖学者,就诊断与预后、肿瘤免疫学、癌症进化、临床试验设计等重要议题展开了讨论。本次大会由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科技园管委会、国际知名学术出版机构细胞出版社主办,在线举办。活动首日直播人数突破50万人次。
开幕式上,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书记、市科委主任徐强在致辞中指出:北京细胞科学学术大会品牌活动已成功举办两届,细胞杂志国际顶级资源网链接全球最优秀、最活跃的学术资源,汇聚最优秀的科学家,相互交流学习,为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共同应对未来科学挑战提供了新途径。北京正在全力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合作共赢的理念,我们将营造更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创新环境,积极推动多领域学术交流 与国际社会合作,与志同道合的科学家和朋友一起,共同绘制世界科技创新新蓝图。”
博士。爱思唯尔高级副总裁、细胞出版社《免疫》杂志主编李同银表示:“本次学术会议邀请的18位顶级癌症研究科学家将讨论如何克服癌症的慢性疾病,分享最先进的科学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我们的愿景是通过本次会议,让‘国际合作蓬勃发展,‘推动科学发展’的理念得到进一步落实。”
主题演讲环节为大家呈现了“CAR 和 TCR T 细胞疗法的最新进展”。随后的学术报告围绕诊断与预后和肿瘤免疫学与转化两大主题展开。学者们介绍了人工智能在肿瘤成像中的应用、循环肿瘤DNA分析在个性化癌症检测和监测中的应用,以及在阻断治疗下的疾病状态、新辅助免疫疗法治疗高危可切除癌症和乳腺癌等PD-1主题的细化、免疫肿瘤学和转化研究。圆桌讨论的主题集中在“合理化肿瘤治疗”。
在会议的第二天,科学家们为观众分享了“肿瘤和肠道微生物组在癌症中的作用”。其他学者的演讲将重点关注癌症的演变和临床试验设计的进展。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研究员张泽民教授介绍了“多种癌症肿瘤免疫微环境的比较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吴晨教授介绍了“多步骤癌症发展中的分子和细胞动态变化” ”。在圆桌讨论环节,中国学者将讨论“中国癌症研究和治疗的独特挑战和前景”。
“细胞科学北京学术会议”于2019年首次举办,是细胞出版社与北京市科委战略合作项目“前沿科技创新合作计划”的一项重要活动.组织多层次学术活动,建立高水平学术交流机制,围绕前沿科技发展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为北京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科创中心提供有力支撑.值得一提的是,从今年开始,“细胞科学北京学术会议”已正式纳入“中关村论坛”活动框架。
编辑/李小萌
文章来源:《临床肿瘤学杂志》 网址: http://www.lczlxzz.cn/zonghexinwen/2021/0713/403.html
临床肿瘤学杂志投稿 | 临床肿瘤学杂志编辑部| 临床肿瘤学杂志版面费 | 临床肿瘤学杂志论文发表 | 临床肿瘤学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临床肿瘤学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